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盛京摆渡

牛心屯往事

文/王晓敏

01

在沈阳铁西区重工街的大二环西边,有一个离城市最近的屯子,它的名子叫牛心屯。相传,在很久以前,有唐氏二兄弟走到这里,落户安家。二弟弟喜欢养牛,而且善待这头老黄牛。老黄牛老死后,有一天,便托梦说:把肉给乡亲们吃了,我的心,就葬于二亩山坡地的中间,埋心的地方,就会有泉水常年涌出……后来,人们把形成的村庒,取名“牛心屯”。1937年时,牛心屯划分给于洪区,1954年11月,又划分给了铁西区。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早些年,常听老人们讲:这个位置是牛上坎,那个地界是牛下坎。解放初期,牛心屯二街上还有一口大井,供村人饮水用。刚解放那会儿,牛心屯的前人都是以种地为生,屯子里养牛马的特别多,那时人和牛马都喝这个井水。那时,牛心屯离市区很远,基本上房子都是私有财产,就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小自然屯。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在牛心屯这个地域,还有一个启新社区,它隶属于启工街道办事处,位于铁西区西北部,南至熊家岗路,东至重工北街,西至于洪火车站,北至重工北街的34号楼,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5241户,人口13104人。

02

如今, 我已经60多岁了,我很怕有一天没了记忆,我们这个屯子里发生的故事就没了,于是我下决心,一定要把牛心屯从前和现在的故事,逐一告诉大家——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我是1986年搬到牛心屯的,那个时候,重工街还是条黄土路,经过四五次重修,终于换了容颜。现在,重工街上建起了高架桥,马路也几次加宽,并且叫二环路,还分了重工街内、重工街外。我们被划到重工街外,虽然存在着房价问题,可这里的楼房越来越多,孩子也几次要我们离开,可我还是舍不得离开,一晃儿,就在牛心屯生活了三十四年了。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这一张图,是请原来社区的李技师精心制作的,它一目了然,图上说的是解放初期,合作化以前牛心屯的格局定位。那时,在牛心屯以种地为主,房子是自己的,土地是自己的,车马是自己的,果园是自己的。

说起牛心屯的近代史,最有发言权的,当属1953年出生在牛心屯,并在这里待了大半辈子的王家大姐,她家祖辈就住在牛心屯三街上,家里有三间大草房。据说,牛心屯三路上的義圣義超市位置,过去就是他们家老宅基。

03

解放初期,牛心屯就三条街和三条路,地方还真不算不大。咱们先从牛心屯一街说起——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牛心屯人管它叫”后该“,在旧时的官话里都这样叫该。后该住着韩家大户,韩家属蒙古族,己经说不清怎样落户此地的了,反正有百年的历史了。一眼望去,这老韩家占据了一条街位置,进屯左侧是韩家的高梁、苞米地,往西走就是韩家的樱桃园。然后才是大庙,大庙里有三座小庙,那时,王家姐姐还是小孩,她说这庙里人来往不断,到了初一、十五,都是上香的、许愿的、还愿的,祈求平安的人特别多,所以,这一片十分热闹。到了解放后,没出几年,庙就拆除了,后来建立了铁西区第三人民医院。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这老韩家的人们,一直在这条街上生活,有的住草房,有的住瓦房。再往西走,居住一户刘姓人家,刘家虽不算大户,但从记事儿的时候,爷爷的爷爷就在这里住啦!门前那棵老愉树,己经很粗很粗了,需要几个人才能抱住。过了刘家到了汪家,汪家也是老户。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再往西走就有一处河泡子了,因为张木匠家就在这里住,人们习惯叫它”张木匠河“。张木匠是老烈属,抗美援朝时,把年青力壮的儿子送到前线,后来牺牲在朝鲜,他成了老烈属。如果接着往后走就是苞米地啦,还有多处乱坟岗子。

04

回过头来,咱再说一下牛心屯二街,牛心屯的人叫它幺gai幺街。在二街的南侧,还是住着韩家人,还有周家人、张家人、邵家人。在二街北侧,有孟家,有二间草房,还有汪家。再往西走,就是谭家两间平房。一次,我在南十二路上,见到了谭大哥,多年不见,己经75岁,可帅气啦,不像那么大岁数的人啊!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谭大哥思路非常清晰,讲起了牛心屯的过去。他清楚记得,他爷爷亲手种下的那棵老愉树,到他记事的时候,己经树高枝茂。那时,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总是做在树下纳凉、唠嗑、拉家常。谭大哥说他爸爸喜欢养马,而且专门买来不听话的马,下功夫进行一番驯养,马儿听话后上套,就能套车。那时候他家的地很远,每当这时,马车就派上了用场。他说那个年代刚从旧社会走来,牛心屯养马、养牛的特別多。他还说他家右侧的那口大井,每天除了人们饮用,更要给牛马饮用,屯里一派家业兴盛的样子。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刚解放时,家家都养马和养牛,到了55年公私合营时,成立合作社,便有了一个叫”车马投资“的运动,家家户户的车马归了集体。那年,年龄大点的,就带着车马进了红旗农场,后来改为双喜社。再往后边走,还有赵家哥俩儿,大西边儿也有小河泡子、高梁地、乱坟岗子……

05

三街比前边的要好一些,当中最显眼的还是周家的杂货铺。有人还说,周家的大姑娘现在还健在呐。一提起周家小铺,许多人记忆犹新,小的时候经常穿小道,去小铺买东西,打酱油,买醋。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1955年公私合营,周家老爷子也进了国营商店。过了周家,就到了王大妈家,王大妈在当时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有点什么事,都愿意找王大妈说说。再往里,就是张家豆腐房了,那纯豆的、卤水点的豆腐,再蘸上自己家下的大酱,就象过年吃肉一样香。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公私合营后,牛心屯有了自己的商店,人们都叫它”二门“。在往西走,郭家、陈家也都是自家房子。三街北侧没有人住,那里杂草丛生,也是多处乱坟岗子。

要是在往前走,就有多间青砖大瓦房了,那是大户韩吉庆的家。韩吉庆聪明精伶,在旧社会也当过官,解放后在工厂上班,文革中也接受多次教育,现在,不知道他们去哪里啦!过了三街就到了机场路,前面是河泡子,往西走就是纪家的几间大瓦房,那时,他家过的很好。如今,再也找不到一个纪家的人啦。

06

唉,我们一茬子人,没有经历过兵荒马乱的日子、流离颠沛的逃亡,沒有经历地主老财的盘剥,自然无法体会当年老一辈人的辛酸。遥想当年,能盖起两间房子,就算不错了,娶了媳妇,就得挂上幔子隔开,暂时解决了人口多不方便的麻烦。凡两代人住在一起,都得挂一个布幔子。

讲到这里,酸甜苦辣涌上心头,我眼前仿佛浮现牛心屯老街的石碴小路,又看见家家户户烧火做饭烟囱上,冒着袅袅灶烟,飘着淡淡的青香味;也仿佛看见下工的人们,赶着马车归来的欢快场面;人们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端着饭碗蹲在门口,一边吃饭,一边闲唠,这些纯朴的乡村画面,总是挥之不去。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听老人讲,现在的重工街,以前就是条黄土路,我们牛心屯就在那条北三路上,进了牛心屯的张木匠河的左右,还到处是乱坟岗子,河岸上还是高梁地、苞米地,围住了牛心屯。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再加上牛上坎的那个岗,牛心屯显得十分低洼,像个大坑,可奇怪的是,这里的人总说,下多大雨,我们这也不积水。下了一场大暴雨,路上都有很深的水,可是,到了牛心屯三街上一点水都没有,这么多的水都跑哪去了?我突然想起了故宫、北陵,下多大的雨都不积水,我们牛心屯也是不积水,也是一块宝地呀。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07

解放后,在牛心屯一街盖了启工公社,一直维持到2000年,政府对牛心屯进行了改造,才搬走了,可院内那两棵老白扬,粗粗壮壮还在街心公园里,它们目睹了牛心屯的几十年的变化。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看着这两棵老白杨,自然想起了从启工公社,到启工街道办事处,这一晃儿,又是五六十年光景了….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从五十年代起,政府对牛心屯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在没有扩大的面积的地面上盖了多趟小房。眼前的中国人民银行,在熊家岗路上,是最早的营业网点,至今还在高压宿舍的楼里。从牛心屯一路开始,陆续建立了水泵小学、重工一校等,然后又建了水泵厂宿舍、齿轮厂宿舍、东药宿舍、乙炔厂宿舍、纸板厂宿舍、机床一宿舍、味精厂宿舍、冶炼厂宿舍、医疗器厂宿舍、纺织机器厂宿舍、高压开关宿舍、铁路宿舍、电池厂宿舍、冶炼厂小白房……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如今, 牛心屯在2003年动迁时,就少了一条路,牛心屯二路被凱荣国际花园建起了高楼,把二路归划没了。

08

说了牛心屯,不得不说一下旁边的熊家岗子。  在铁西体育场西侧,森林公园北侧,那个地方,人们习惯叫他熊家岗子。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熊家岗是离牛心屯最近的地方,早些年就有通婚的习俗,不是牛心屯的姑娘嫁给熊家岗的小伙,就是牛心屯的小伙娶了熊家岗的姑娘。有的人在地方志中,看到熊家岗的来历,三百年前,有一位母亲带着两个熊姓儿子闯关东,走在这里就停了下来,在这里安营扎寨安下家,繁衍生息,有此得名,一直延序到今,至今熊家岗上,还有熊姓的后裔。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熊家岗可不得了,过去是战略要地,曾是日俄战争的主战场。辽沈战役中,解放军的部队,就是在这里打垮了国民党部队的紧固防线,东北野战军第1、第2纵队迅速进城,一举攻下铁西的……

忆沈阳:城西有个牛心屯!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盛京摆渡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30日 下午4:17
下一篇 2021年12月30日 下午5:24

相关推荐

中共铁西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铁西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