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盛京摆渡
按:小小的记事本,记录了沈阳的变迁。这些资料来自沈阳市地方志官网,虽是零散片断,但轨迹清晰,把它们编成串儿,闲时一读,有许多趣味——
1936年
1月 日本侵略者以安奉沿线的常设警察500多人,关东州及其它各地警察500多人组成“讨伐队”,以2月中旬为期,在满铁沿线“扫荡”抗日武装力量。
2月14日 苏联驻奉天总领事馆被日伪当局无理关闭。
15日 伪市政当局强制各商户和居民给攻打抗日队伍的伪军警缴纳“慰问贷款”。
是月 英美烟草公司改称启东烟草公司;8月,将俄商老巴夺烟草公司并入。
4月1日 伪市政公署改称市公署,撤销商埠局。
6日 市郊旱灾,500余农民到伪省公署请愿,要求救济。
5月 自中旬开始,辽河泛滥,沿岸皆遭水灾,尤以新民为重,有619636亩耕地被淹,其中374150亩颗粒无收。
6月1日 铁西工业区划入市辖区。
是月 日资满蒙毛织株式会社增资到200万元,次年增资达1000万元,并在北平、天津等地设厂。
△ 日本商人在铁西建立株式会社满洲昌和制作所,制造自行车和消火器。
9月25日 开始拆毁大西城门。
10月1日 “满铁”合并东北各铁路交通运输部门,在沈阳设铁道总局,垄断铁路、海运、水运和汽车运输。
18日 奉天金矿精炼厂(今沈阳冶炼厂址)开工修建,1938年9月16日投产。
是月 日资满洲纸工株式会社(今造纸厂址)开办。
11月3日 北陵飞机场开始使用。

29日 日本开办的奉天电信、电话管理局迁入新建在五纬路的电信大楼(今中山路4段10号),面积为6931平方米。
12月1日 东北各地基督教会代表被召集到沈阳,在日本侵略者监视下成立“满洲基督教联合会”,强将原各教派冠用的“中华”或“东北”一律改用“满洲”字样。
15日 日军监督、指令沈阳县修筑警备道路734公里。
月末 伪“协和会奉天事务局”发起“排共运动”。
是年 光陆电影院建成,次年2月开始营业,至1943年,被日本人收买。
1937年
1月1日 日伪改用东京时间。
2日 满洲兴业银行在沈阳设立3个支店,办理厂矿资金存贷等业务。
11日 《盛京时报》报道:在沈阳市内50余万居民中有14209人沦为乞丐,“昼夜徬徨于街衢乞讨度日”。
2月16日 日伪对火柴、食盐、酒精实行专卖。
3月10日 沈阳与朝鲜京城、新义州间开始直通电话。
19日 日资满洲电线株式会社在铁西劝工街建立(今沈阳电缆厂址),次年开工营业。
是月 中共奉天市委书记崔裕民调到哈尔滨,奉天市委由马焕廷负责。
△ 日伪开始实行“产业开发五年计划”,次年又发表修正案,对东北资源进行有计划的掠夺。
4月13日 日伪成立市经济统制委员会,对布区、粮谷、钢铁、木材、煤、生活必需品等物资及劳力分配、劳动工资等实行统制。
5月1日 日伪公布《重要产业统制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凡属国防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皆由“特殊会社”或“准特殊会社”经营。沈阳许多民族工业被迫关闭。
2日 日伪公布《国民学校令》等,推行“民族协和”的奴化教育。
29日 北陵大明楼遭雷击烧毁,1939年修复。
6月18日 日资满洲油脂工业会社成立。
20日 原中东铁路全部改为标准轨距(4.85英尺),至此,全东北铁路轨距统一。
28日 日资“满洲光学工业会社”在铁西开设。
是月 伪市公署和日本大仓财团合资成立“协和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土地,建筑物的买卖和管理。
△ 日资满洲矿业株式会社在十一纬路开设,经营采矿、精炼等业务。
8月16日 日本侵略者掠夺原八王寺啤酒汽水酱油股份有限公司,改设“八王寺酿造工业株式会社”。
31日 在“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勒令中国人在沈阳创办的7家报纸停刊,仅留下《醒时报》,作为日人所办《盛京时报》的陪衬。
是月 大雨连绵,辽河、浑河洪水齐发,沈阳县第七区淹没农田万余亩,辽中受灾严重,灾民达19.8万余人。
9月13日 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三师师长王仁率领的小部队在东陵滴台水闸附近智擒伪奉天省工木厅日籍官员村上博等。
10月7日 日本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创办奉天制作所(今沈阳高压开关厂址),1939年5月正式开工生产。
△ 伪奉天省公署公布《映画法》(电影法),加强对电影放映的控制。
8日 东北抗日义勇军袭击沈阳。
是月 日资满洲东亚烟草株式会社在“满铁”附属地内设立。
△ 日资“满洲不动产株式会社”在“满铁”附属地开设,经营土地管理、建筑物买卖和赁贷等业务,长春、大连、安东等地皆设有支店。
11月26日 日资“国际运输株式会社”(航空公司)在“满铁”附属地开设。
是月 日资满洲住友钢管株式会社在沈阳增设住友制钢所。次年1月此会社由鞍山迁来沈阳,易名为“满洲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同年8月又创办机械制作所(今沈阳重型机器厂址),主要生产火车轮箍、车架和少量矿山机械。
12月1日 日本帝国主义在伪满殖民地宣布所谓“废除治外法权”,由伪市公署接管“满铁附属地”。
△ 伪满公布《市制》、《县制》和《街制》,规定各级伪政权均由日本人任次长,操纵实权。
16日 “奉天市金融合作社”成立。
27日 日资“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在长春)简称“满业”,于沈阳经营“同和自动车厂”,并新设金属、汽车和飞机制造等厂。
是年 秋林公司由英国汇丰银行代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本没收。
△ 亚洲电影院建成开业。
1938年
1月1日 全市划归为沈阳、“大和”、铁西、大东、浑河、于洪、永信、皇姑、北陵、沈海、东陵等11个区。
△ 日伪强制实行“新学制”,加强奴化教育,市内各中、小学普遍更改校名。
7日 伪劳工协会奉天分会成立,推行劳动统制政策。
30日 日伪对中国工人实行指纹登记,建立档案,严格控制中国工人的活动。
2月4日 奉天商务会被指令与日方“商工会议所”合并,4月1日改为“奉天商工公会”,完全由日本人控制。
21日 沈阳与日本国内六大都市间长途有线电话开始通话。
26日 日伪公布“国家总动员法”,规定必要时可随时征调市民服兵役、劳役。
3月10日 日伪公布“战时防卫法”,规定在战争时期违犯此法者,可判各种罪行,不得上诉。
12日 日资“满洲日立制作所”在铁西开设,是以生产铸铁件为主的综合性机械厂。
31日 市区扩大,有2.9万多家农户划入市区,设立农事合作社。
4月16日 东北义勇军便衣队打入奉天飞机场,破坏敌机20余架。
24日 意大利所谓“亲善使节代表团”到沈阳活动。6月,又有意大利“经济代表团”来沈阳。

是月 “奉天放送局”改称“奉天中央放送局”。
5月5日 满洲车辆株式会社成立,工厂设在皇姑区,制造机车和各种铁路车辆。
6月10日 伪市公署公布《奉天市税条例改正条例》,变本加厉地征收各种苛捐杂税。
15日 日伪实施邻保委员制度,全市划为11个邻保区,进行所谓“社会监查”、“防奸连坐”和征收钱物。
20日 日本侵略者将原东三省航空处兵工学校工厂扩建为“满洲飞机制造株式会社”,1943年开始制造和修理飞机。
是月 尹干宽等13人合资兴办以生产机床和暖气器材为主的大陆工作所有设备50余台,工人近百名,后被改为日伪合资经营。
7月3日 日伪开始对生活必需品价格、配给的品种及数量进行统制。
14日 日伪在大小市镇普遍建立“俸工队”,强迫20至35岁的青年壮年参加。
是月 郑禹接王庆璋出任奉天市长。
8月 奉天造兵所的进步群众组织——“卅七友会”,在东塔附近火烧日寇从法国购买的32架飞机。
10月18日 日资凑阳护膜工厂开办(今沈阳第三橡胶厂址)主要生产车胎。
是月 伪奉天协和会把持的“协和剧团”成立。
11月7日 日伪对粮谷购销加工实行统制。
月末 铁西工业区的扩建基本完成。
△ “九·一八”事变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为炫耀“战功”,曾在柳条湖爆破地点树起一块木牌。是年,又树起一炸弹型纪念碑。抗日战争胜利后,被中国人民推倒。
是年 日伪开始修筑从哈尔滨到大连的公路(简称哈大道),通过沈阳西郊。
△ “大陆剧场”(今南湖公园)辟建,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
△ 日资富士电机厂(现气体压缩机厂址)在铁西区开办。
△ 溥仪“巡视”奉天,伪军在东大营举行军事演习。
1939年
1月30日 在上年12月1日《劳动统制法》公布之后,伪民生部、治安部又共同公布《劳动统制法施行规则》,规定劳动者实行劳动工票制,并要进行十指指纹登记,同时捺在工票上,手续不完善者,不准各工厂企业雇用。
△ 日资高砂制作所(现沈阳铸造厂址)设立。
2月20日 沈阳、东京之间开始直通有线电话。
3月1日 日本总领事馆撤销。
15日 伪奉天中央卸卖(批发)市场设立,对蔬菜、水果和鱼类等实行“配给”,统制市场价格。
5月26日 佛教总会奉天分会设立。
△ 伪奉天警察厅内设经济保安科,执行经济统制,搜集经济情报,纠察“经济犯”。
6月 满洲农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在铁西兴工街成立。
9月1日 日资“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在大东区珠林街成立。
是月 因上年日本浪人盗卖黄金事件案发,先后波及增盛和、萃华等10余家金店,苗润田、王恒安经理等被拘审讯,持续约一年。从此,沈阳金银业破产。
10月1日 日伪在全市进行户口调查,抓捕失业工人和“可疑”的人。

12日 以生产家用煤气表为主的康德计量器株式会社在南八立交桥南侧成立,拥有1万股,资本达50万日元。
是月 文华中学、坤光中学、新民文会中学等教会学校相继停办。
11月2日 公布《主要粮谷统制法》、
12月1日 日伪禁止东北人民食用大米。
是年 日本向东北移植其处于萧条的中心工业,迁到沈阳的有航空机部件厂2个、汽车部件厂2个、机械部件厂1个、电气机械厂4个;还有矿山机械厂、化学机械厂、瓦斯机械修理厂等,共15个工厂。
△ 日资满洲樱田机械制作所(现沈阳电工机械厂址)开办,1941年建成后被满洲电业株式会社收买,改名为满洲电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场。
△ 东关菜市场失火,179间房屋被烧毁2/3。
△ 日本人在铁西区掀起投资热潮,到本年末,日资工厂已达到189家,其中以金属、机械、化工三大门类占主导地位。
1940年
2月20日 日伪决定向国民高等学校派遣陆军现役军官,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4月15日 日伪改募兵制为征兵制,从年满19岁青年中征集,充当伪军,服役3年。
5月1日 伪市区事务所和农业地区办事处改为区公署,权力扩大。
6月11日 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后,物资贫乏,成立奉天市经济统制委员会,对几乎所有物资进行严格控制。26日,又公布《物资物价统制法》,强制各地执行。
是月 日资“满洲内燃机株式会社”在铁西励工街开设。
8月1日 伪市立康生院在小西街设立,对吸食鸦片及吗啡者进行所谓“矫正治疗”。
9月30日 日伪公布《特产品专管法》(指油料作物及豆类),自10月1日起在东北各地实施。
10月1日 日伪进行第一次“临时国势调查”,两日内便在市内抓捕失业工人624人,绝大多数被送去当劳工。
3日 日伪《粮谷管理法》从10日1日起实施,开始实行粮谷收买及卖出的公定价格,强制农民以最低价格售粮,推行“粮谷出荷”。翌年10月,伪市公署又对民需口粮及工业用粮实行配给。
是月 日本株式会社满洲吴制砥所(今第一砂轮厂址)在苏家屯建成。

11月1日 伪奉天警察厅改属于伪市公署,12月1日改称“奉天市警察局”。
月末 寒冬以来,市内失业者因冻饿死于街头的,每月有300人左右。
△ 全市户口统计:中国人181699户,1076166人;日本人27981户,167847人;朝鲜人5901户,32658人;其他国人363户,1237人。总计215944户,1277908人。日本人在沈阳的人数为“九一八”事变当时的7倍。
△ 日资满洲汤线株式会社(现蓄电池厂址)开办,主要生产汽车用单一蓄电池。
配图:盛京摆渡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盛京摆渡